304、304H、304L的区别
304H与304和304L相比,主要是碳元素含量不同。
304H比304含碳量高,304L比304含碳量低。
304的碳含量为0.08%内,304H碳含量为0.04-0.1%之间,304L(022Cr19Ni10)碳含量为0.035%内。其他元素含量基本没有区别。
304H 特点:不锈耐热钢,在固溶状态下具有良好的耐晶间腐蚀性、塑性、韧性、冷加工性,具有良好的弯管、焊接工艺性能;耐腐蚀性,高的持久强度和组织稳定性,冷变形能力非常好。在氧化性酸和大气、水等介质中耐腐蚀性良好。适于制造深冲部件和输酸管道、容器等。使用温度**可达650℃,抗氧化温度**可达850℃
304L型材料由于含碳量低,具有更好的编织和焊接的特点。304L这一钢种是将304的碳含量降低到0.03%以下拥有的钢种,其一般特性几乎与304相同,但此钢种可以抑制在500~900oC间的由于碳化铬的析出而造成的敏化,改善焊接等引起的晶间腐蚀的敏感性,因此适合于需要焊接后直接使用的大型焊接构造用材和管件用材。加工成形性几乎与304钢种相同,但时效开裂敏感性极小。在耐**腐蚀性、耐应力腐蚀开裂、耐孔蚀性的特性方面和304一样。
304L的特征就是改善晶间腐蚀敏感性,将碳含量降低至焊接部位不产生实用上的热敏化问题。奥氏体系不锈钢的晶间腐蚀起因于结晶晶界的碳化铬(Cr23C6)析出,18 Cr-8Ni钢的C固溶度在800℃为时为0.02%,C含量比固溶度高时,加热到600~900℃,碳化铬就会短时间析出在结晶晶界,奥氏体内的Cr量减少、耐腐蚀性下降。因此,通过降低碳含量从而达到减少碳化铬的析出量、改善热敏化感受性的目的。由于晶间腐蚀发生的现象以焊接时的热影响区域为*多,焊接时被加热到600~900℃的温度范围时就会发生,而且C含量越高的钢种就越显著,但是0.03%以下C含量时敏化会减轻到不影响使用的程度。
304型号是指那些广泛用于制造丝网的材料,这些材料在含有不锈合金的基础上含铬 18% 或含镍 8% ( 18-8 ),这种材料置于户外不会生锈,即使温度上升至华氏 1400 摄氏度也不会被氧化。304L 型号与 304 型号性质相似,二者区别于就在于 304L型材料由于含碳量低,具有更好的编织和焊接的特点。 304H 特点:不锈耐热钢,具有良好的弯管、焊接工艺性能,耐腐蚀性,高的持久强度和组织稳定性,冷变形能力非常好。使用温度**可达650℃,抗氧化温度**可达850℃。
三种材料化学成分与机械性能如下表。
表1 304、304L、304H的化学成分%
类型 | C | Mn | P | S | Si | Cr | Ni | N |
304 | 0.08 | 2.0 | 0.045 | 0.030 | 0.75 | 18.00~20.00 | 8.00~10.50 | 0.10 |
304L | 0.03 | 2.0 | 0.045 | 0.030 | 0.75 | 18.00~20.00 | 8.00~12.00 | 0.10 |
304H | 0.04~0.1 | 2.0 | 0.045 | 0.030 | 0.75 | 18.00~20.00 | 8.00~10.50 | |
说明:未注明范围的为小于等于。 |
表2 304、304L、304H的力学性能
类型 | 抗拉强度 (MPa) | 屈服强度 (MPa) | 50mm的伸长率(%) | 硬度 | 冷弯 | |
布氏 | 洛氏 | |||||
304 | ≥515 | ≥205 | ≥40 | ≥201 | ≥92 | 不要求 |
304L | ≥485 | ≥170 | ≥40 | ≥201 | ≥92 | 不要求 |
304H | ≥515 | ≥205 | ≥40 | ≥201 | ≥92 | 不要求 |
|
一般情况下304L的耐晶间腐蚀能力要好一些,但不论是304还是304L,都不耐含氯离子的介质。304和304L的区别主要还有含镍量的不同,304(8个镍),304L(9个镍)后面带“L”称超低碳不锈钢,主要是含碳量的不同。304对应于国内的0Cr18Ni9,304L对应于国内的00Cr19Ni10,304是一般型号,带L的都是属于低碳型号,焊接性能更好。
新乡市巴山螺套有限公司